2018年10月,台湾女作家蔡怡出版了一本名为《忘了我是谁》的散文集,这本书充满了浓浓的亲情。蔡怡通过细腻的文字,展现了她与父亲蔡国栋之间深厚的父女之情。随着这本书的出版,蔡国栋作为一名台湾老兵的过往,也逐渐浮出水面,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。
蔡国栋,原名蔡保光,出生在山东聊城。年轻时,他在国民党中担任空军教官。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败退和蒋介石的逃亡,蔡国栋跟随大批国民党军官来到了台湾,最终定居在眷村。多年后,每当蔡国栋想起家乡时,心中总是充满了思念和忧愁。几十年过去,他依然不知道家中父母是否健在,而这种对故土的怀念也成了他心头永远的痛。
幸运的是,蔡怡理解父亲的苦衷,决定开始帮助父亲寻找他在大陆的亲人。在多次的努力中,蔡怡终于发现了父亲的第一任妻子刘金娥的存在。经过数十年等待,蔡国栋有机会返回家乡山东时,刘金娥已在蔡家的门前苦等了整整五十年。然而,重逢的那一刻,蔡国栋和刘金娥的对话却只有短短一个小时,几乎没有什么交流。
展开剩余84%那么,蔡国栋和刘金娥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?当年蔡国栋为何会娶第二任妻子,难道他从未考虑过刘金娥的感受?而刘金娥又为什么选择等待他那么久呢?接下来的故事或许能为这些疑问提供答案。
1918年,蔡国栋出生在山东聊城。那个年代,婚姻通常都很早,蔡国栋也不例外。在他16岁那年,父母便为他安排了与刘金娥的婚事,二人很快结为夫妻。然而,蔡国栋对这桩婚姻并没有太多感情。他对刘金娥既无深厚的爱,也没有明显的厌恶。可以说,如果蔡国栋没有参军,或许这段婚姻能够平静地继续下去。
刘金娥为人老实,性格守旧,这正是蔡家父母所欣赏的。更重要的是,刘金娥比蔡国栋年长三岁,这使她在照顾家庭和延续香火上显得格外得心应手。因此,蔡家父母对她非常满意。婚后,刘金娥尽心尽力地打理蔡家的家务,尽管婚后三年她并没有怀上孩子。若她能早些怀孕,或许她接下来的五十年等待的痛苦不会那么漫长。
作为蔡家唯一的儿子,蔡国栋得到了父母的宠爱,他们甚至送他去学堂,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文化人。正是这段求学经历,让蔡国栋心中萌生了外出闯荡的念头,哪怕他已经娶了刘金娥,这份念头也未曾动摇。后来,他果然走出了家乡,选择参军,并且在国立中央大学完成了学业。蔡国栋的人生似乎渐入佳境,而留在家乡的刘金娥呢?
当蔡国栋离开家乡时,刘金娥年仅21岁。这个年纪的她,正是青春年华,可她却肩负着照顾整个蔡家老小的责任。几十年过去,她始终未改嫁,默默等待着蔡国栋的归来。蔡国栋由于在军中表现出色,很快成为了国民党的空军教官,并且随着部队四处征战,久未回家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似乎渐渐淡忘了刘金娥的存在。
1948年,当蔡国栋的部队驻扎在青岛时,他遇到了第二任妻子。凭借着英俊的外貌以及空军教官的身份,蔡国栋很快与她结婚,却没有告诉她自己曾有过一段婚姻。他并未考虑到刘金娥的存在,因为他认为刘金娥肯定早已改嫁。抱着这种“自我安慰”的心态,蔡国栋娶了第二任妻子,并和她生了儿女。
随着局势的变化,蔡国栋带着妻儿来到了台湾,定居在屏东县的大鹏村,这里是为外省军人设立的眷村。生活在眷村的环境条件非常艰苦,台风和暴雨时常摧残着居民的房屋,但村民们相互扶持,克服了重重困难。就在这种温暖的氛围中,蔡怡也在大鹏村出生了。
作为眷村的一员,蔡怡有着丰富的“母亲”群体。除了自己的亲生母亲,还有来自各地的妈妈们,大家的爱与关怀让她的童年充满了温馨。而每次谈起山东的特产时,蔡怡总能看到父亲脸上流露出浓浓的乡愁。尽管父亲选择了再婚,且并未对刘金娥有所过问,但蔡怡从父亲身上深切感受到了他对故乡和父母的深深思念。
随着年岁渐长,蔡国栋开始越来越思念山东的家。他时常在梦中回到小时候的记忆,心中充满了不确定和忧虑,不知道父母是否还在世。蔡怡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,决心帮父亲找到失散已久的亲人。经过一番努力,蔡怡通过报纸找到了父亲的亲戚,并收到了一封来自聊城的信。
信中传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——蔡国栋的父母仍在世,但已经年老体弱。信中还提到,刘金娥仍然守候在家乡,等待着他的归来。这个消息让蔡怡震惊不已,她立即跑去询问父亲:“爸爸,你在家乡真的娶过一个叫刘金娥的妻子吗?”蔡国栋顿时愣住了,随后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。他意识到,刘金娥在自己离家几十年后,依旧守候着他。
蔡怡的追问让蔡国栋回忆起往事。原来,当年他娶第二任妻子时,并未告知她自己有过第一任妻子,也未曾打听过刘金娥的消息。信件的到来揭开了多年隐秘的往事,而这一切也让蔡怡的家人陷入了困惑和矛盾之中。
最终,蔡国栋决定回家乡一趟。在他终于踏上归途时,已是69岁的老人,而刘金娥则早已在蔡家的门前苦等了整整五十年。当蔡国栋回到家乡时,所有的变化都让他感到陌生,父母早已去世,只留下小妹和刘金娥。
刘金娥的等待,让人心酸。她没有改嫁,始终相信丈夫会归来。而蔡国栋的回归,却充满了尴尬和愧疚。两人短短的对话,也只能谈论一些家中往事。见到刘金娥已经白发苍苍,蔡国栋的心中一定充满了复杂的情感。
刘金娥在守候中度过了五十年,她的坚守令人动容。而最终,蔡国栋的归来无疑是迟来的。她不再有机会与丈夫共同走向未来,而蔡国栋也未曾真正理解她的等待。刘金娥去世后,她被葬在了公婆的旁边。蔡怡在回忆这段历史时,曾说过:“她没有孩子,死后带走的只有她那件缝满私房钱的棉袄,那是她留给我小姑的唯一遗物。”
“刘金娥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牺牲者,她也是我的母亲和父亲那一代的牺牲者。”蔡怡曾如此感慨。
命运的无情,使得这段感情走到了如此的尽头。如果当初蔡国栋在参军前,刘金娥能有孩子,或许故事会有不一样的结局。如果他当时没有“想当然”地认为刘金娥已改嫁,或许一切会有所不同。刘金娥的命运令人惋惜,但在那动荡的年代,她的坚持,依然值得敬佩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